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

时间:2024-02-27 17:01:33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冰雪运动在中国日益升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1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本届冬奥会不仅是中国举办的又一次盛会,也是中国冰雪运动“出圈”的重要标志。

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中国的冰雪运动起步晚,存在群众参与面不广、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曾一度被认为是小众运动。直到2002年,我国才夺得了第一枚冬奥金牌。这一年,中国的滑雪参与者不到总人口的1%,而日本、法国等国的滑雪爱好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成功,冰雪运动也自此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显示,冬奥会筹办6年来,大众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冰雪运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快速推广,残疾人冰雪运动广泛开展,冰雪运动竞技水平跨越式提升,各类冰雪运动赛事蓬勃开展,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加快供给,冰雪运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这意味着我国在短短几年里,用中国速度完成了一次冰雪运动的“出圈”。

北京冬奥会远不只是你在屏幕前观看的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带动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愿景向你发出的一张邀请函。据了解,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全社会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让赛场上的中国冰雪运动不断升温。截至2020年,参加全国性冰雪运动比赛的注册运动员已突破1万人,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5111人。此外,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此前并未开展,而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东道主,中国将实现冬奥项目“全面参赛”,本届冬奥会的赛场也将见证“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就现在,大家不妨走出门,到寒冷却热情四溢的滑雪场和滑冰场上,与中国冰雪运动一起“出圈”!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冰雪运动在中国日益升温。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兑现了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世界冰雪运动发展。

引发大众体验热潮

近日,中国国家体育局总局委托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在2015年以来参与过冰雪运动的受访群众中,“个人自发参与”比重最高,为92.64%。外媒观察到,当前,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项目日益引发中国大众的体验热潮。

据美联社报道,北京冬奥组委近日表示,中国已经超额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滑雪等冬季运动的目标,且发展冰雪运动是“长期行为”,在冬奥会后还要有大的发展。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近日的报道,关注了中国哈尔滨的“国际冰雪节”活动。报道称,哈尔滨的冰雪节活动最初旨在欣赏冰灯,如今包括冬泳比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这些运动是为那些真正热爱寒冷的人们准备的”。

“自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以来,中国就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利亚施近日表示,北京冬奥会无疑是中国发展群众性冰雪运动的重大机遇,“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从愿景变为现实。中国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也必将为全球冬季运动带来新气象。

德国《奥格斯堡汇报》采访了德国跳台滑雪运动员卡尔·盖格。在这位冰雪运动健将看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在发展冰雪运动方面付出的积极努力。冰雪运动在这个国家正越来越普及。”

冰雪运动不断升温,冰雪产业商机无限。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近年来,中国滑雪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冰雪运动在中国越来越受关注,中国市场覆盖的客户群体迅速扩大。欧美体育用品公司看好其中商机,纷纷赴华拓展业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冰雪运动相关项目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实现“3亿人上冰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引发外媒热议。

奥地利《标准报》指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东道主,在冬季运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滑雪场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提高冬季运动整体水平,中国做好了基础工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中国不少学校已经获得了资助,为学生开设冬季运动相关课程,鼓励更多孩子参加冰球、花样滑冰等冬季运动项目。政府还批准在中国各地建造滑冰场,包括中国南方较热的地区。

美联社援引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

国际舆论指出,冬奥会相关场馆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意义重大。希腊奥委会主席斯皮罗斯·卡普拉洛斯认为,中国为冰雪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令人惊叹,在冬奥会之后,也一定会有力推动这一领域的长远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冬奥会赛事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工、运转良好,赛会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各项“里程碑任务”都已圆满完成,冬奥会的可持续性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

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北京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注重环境友好,对绿色能源的利用让本届冬奥会更加“低碳”。场馆设计不仅完全满足赛事需要,还充分考虑了赛后的'再利用。例如,“雪如意”、冬奥村、京张高铁等基础设施,不但为本届冬奥会提供一流服务,也将为今后的大众运动和主题旅游提供支持。

日本长野市市长、两届冬奥会冠军荻原健司表示,北京冬奥会设施非常了不起,拥有这么多一流设施,中国国内冰雪运动热潮一定会持续发展,民众的体育素质会越来越高,运动强项会越来越多。

开展紧密国际合作

“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在不少国际人士看来,中国“3亿人上冰雪”愿景实现,不仅极大推动世界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冰雪运动、冰雪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近日,中国驻西班牙巴塞罗那总领馆发布《祝福北京·圆梦冰雪》画册,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在序言中表示,希望(中西)两国年轻一代弘扬奥运精神,积极参与冰雪运动,加强文化、艺术交流。他表示,相信北京冬奥会将激发更多中国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冰雪运动迎来新的发展。

奥地利前总统、奥中友协主席海因茨·菲舍尔近日指出,奥中两国体育领域尤其是冬季体育项目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体育赛事尤其是奥运会可以为世界和平友谊以及良好的国际关系作出很大贡献。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冰球及残奥冰球项目外籍专家哈里德·斯普林菲尔德相信,一届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将为疫情下的世界注入活力,助力冰雪运动进一步发展。

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表示,通过北京冬奥会这一平台,智利运动员和民众看到,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冬季运动场地和设施。智利地域狭长,有很多优质的滑雪场。期待智中两国在冰雪运动领域开展更紧密合作,智利运动员也可以来中国进行集训。

“中国人口众多,冬季运动基础设施的覆盖面不断增大,为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葡萄牙冬季运动联合会主席佩德罗·法龙巴赞叹,冬奥会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一,是引领各国冬季运动爱好者拥抱冰雪的重要契机。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将促进世界冰雪运动取得更大发展。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3

即便是极少与体育打交道的人也早有耳闻:2022年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举办。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举起“Beijing 2022”的标牌。这场以“冬奥会”为简称的国际赛事最终定于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举办。

冰雪行业从业者发现,正是从这一时间节点开始,与冰雪相关的运动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中国的冰雪经济也由此搭上这趟高速列车。

冰雪运动“热”起来

2015年冬,张家口崇礼滑雪场迎来冬奥申办成功后的首个雪季。这一曾处贫困县列表的县城在当季接待游客205万人次,直接收入超过14亿元。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在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的6年时间里,体验、参与冰雪运动逐渐成了更多中国人的选择。依托这场盛会的契机,中国冰雪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从以往的消费习惯来看,大多数中国人以往参与冰雪运动的不是太多。但在冬奥会申办的报告中,中国向国际奥委会作出了“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并表示中国申办冬奥会不仅仅是竞技层面的争金夺银,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通过冰雪运动而受益,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在阿勒泰地区体委滑冰场学滑冰的学生

记者注意到,冬奥成功申办后,国家层面陆续推出与冰雪运动有关的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大众接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梳理发现,《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等文件中,都对冰雪运动设施、产业规模等作了详细规划。

其中,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发布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中就对于冰上运动的设施作出规划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要不低于65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雪道面积达到10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达到3500千米。

这之后,一批来自地方、企业建设的冰场开始集中出现。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滑冰场和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317%和41%。

在冰上运动从业者冯飞看来,近年来,人均消费力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构成了助推冰雪项目消费的双重引擎,冰雪运动也正逐步褪去“小众”的标签。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中国实施了“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让冰雪项目从北方走向各地。

程超功告诉记者,正是看到了参与冰雪运动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各界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也在持续走高,中国的冰雪运动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商机。此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国内的冰雪项目集中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新疆等少数地区,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率远不及夏季运动。

青少年是主力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中指出,冬奥为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带来新契机,冰雪经济成为冬季消费的新时尚。

冯飞介绍,在冰雪运动中,“冰”和“雪”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业态。从参与人群来看,与“雪”相关的运动,多带有旅游属性且更受年轻人青睐。而“冰”类运动中青少年的占比更高,培训的形式居多。相比“雪”类项目,“冰”上运动与大众的黏性更大。

与冰雪行业打交道十余年,冯飞眼见着这一行业“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走上冰场。他以“冰”类运动——冰球培训举例,“2009年,北京市仅有40个孩子在系统性地进行冰球训练。12年后,北京冰球登记注册的球员接近万人。”冯飞告诉记者,冬奥成功申办后,国家也在积极推动着冰雪运动进校园,“冰上运动”也借此机会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开来。

在国内首座市场化的滑冰馆——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创办人杨扬的介绍里,从2015年开始,每年有来自25所学校的5000多名孩子,到飞扬参加滑冰启蒙课程。到目前为止,飞扬俱乐部的教练在上海30多所学校开设了短道速滑、冰球和花样滑冰的课程。

△北京五棵松华熙HI-ICE冰乐园体验冰上运动的人群/受访者供图

《中国报道》记者走访发现,与远在城市周边的雪场不同的是,“冰”类场馆多设立在体育馆或是商业街内。逢到周末,场馆内多是前来上课的学生,冰场外的家长“里三层,外三层”。

2020年12月,记者在位于京西的五棵松华熙HI-ICE冰乐园看到,尽管是工作日的上午,冰场仍有零星家长带着孩子在冰上体验。冰场配有冰鞋、头盔等装备,消费者在购买门票后即可上冰。冰乐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冰乐园多以散客为主,正常情况下每个月接待量达一万人次。而其中一部分人会在体验过后,选择购买课程,形成有频次、有规律的冰雪消费习惯。

距离HI-ICE冰乐园不远处是华熙冰上中心,这是冬奥会首个具备运营条件的二氧化碳冰场。2021年5月,冰上中心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冬奥会冰球训练馆。目前,冯飞就在这里负责统筹、运营工作,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在冰上中心试运营的两个月里,前来报名冰上项目训练的学员已有200名。他预计,“明年冬奥结束后,场馆内学习冰球的学员能增至500人,花滑的学员将增至3000人。”

2021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中提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有分析认为,在趋向大众化的冰雪产业中,周边化、亲子家庭化、智能化、定制化、品质化、散客化成为消费主流。

《中国报道》记者注意到,冰上中心分为地上、地下各两层,冰场设置于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则是商业店铺。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向《中国报道》记者提及冬奥结束后对冰上中心的规划。她表示,冰上中心将利用好冬奥遗产,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进行冰雪内容创新,融合冰雪产业及与文娱消费的联动发展,以文化体育产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生态链,满足更多群众冰上运动健身需求,助力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

据介绍,冬奥会结束后,冰上中心将于2022年4月正式对外营业,将集合商业与冰上项目打造多业态的综合体。

在首经贸特大城市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看来,当前中小学生较早地进入冰雪运动有利于建立冰雪经济的群众基础。冰雪运动有了较强的群众基础后,也能同步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等一系列冰雪经济衍生产业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眼下“冰雪市场要无节制地扩张”。叶堂林认为,整体而言,我国冰雪运动的基础较为薄弱,冰雪运动前期投资增长较为可观。但随着冬奥临近,基础设施的长久高效利用成了这个行业中期的显性难题。他认为,由于本地化、近域化特征,京津冀冰雪旅游整体开发前景可期,但辐射范围有限、消费频次难以形成规律性,市场应谨防投资过热。

京津冀新机遇

在多位专家看来,冬奥的契机不仅有助于冰雪运动的全民推广,更是让京津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程超功发现,随着举办日的临近,北京冬奥会对周边带动和串联作用愈发凸显。一方面冬奥联通和激活了北京、河北的冰雪经济和产业发展,促进两地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程超功指出,冬奥会的举办促成了“京张冰雪体育休闲旅游带”的形成,即以冰雪带动旅游、体育产业,两者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让冰雪资源“火热化”。他告诉记者,过去两年,京张(北京—张家口)高铁、京礼(北京—崇礼)高速的建成,将河北延庆、张家口纳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为滑雪爱好者铺就了实现“滑雪自由”的道路。除此之外,以冰雪主题搭建的交通轴线,也贯通了城市、城乡接合部和远在郊区的雪场之间“公共服务体系”。

△张家口市崇礼区富龙滑雪场景色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中指出,“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需要一个产业载体,从实践来看,旅游业是主要产业。冰雪经济中冰雪旅游是核心,加上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创意、冰雪文化等,共同组成产业体系支撑。

“借助冬奥会的东风,京津冀冰雪产业在短时间超速发展,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布局。”叶堂林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京津冀尤其是京张两地只有做大、做优冰雪产业,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冬奥遗产,刺激冰雪文化旅游和绿色科技产业形成新发展增长点,才能让“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京张协同发展的“金山银山”。

尽管对比夏季运动而言,冰雪运动的消费频次不高,但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客单价高。程超功对京津冀的冰雪产业前景保持乐观。他表示,国家政策推动以及大众对冬奥会的持续关注和冰雪运动的认知逐步提高,给京津冀地区带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发展机遇,也让三地冰雪相关产业搭上了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

《中国冰雪运动速度“出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